1. <nav id="b9iex"><code id="b9iex"><blockquote id="b9iex"></blockquote></code></nav>
          自閉癥的表現
          您的位置:首頁 > 特殊兒童教育知識  > 自閉癥的表現

          課程項目

          聯系我們


          咨詢熱線:13028722775
          18993292780(微信同號)
          電話:0931-8589081

          郵箱:zxb2016@163.com

          地址:蘭州市城關區定西南路316附14號(團結新區西校區)

          融合部地址:蘭州市城關區定西路71號(如家酒店院內1樓)

          新區地址:蘭州新區鵬博中 央廣場美食街112號鋪(蘭州新區星寶兒童康復服務中心)

          官網:www.doubaopet.com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孤獨癥患者恢復訓練

          來源:www.doubaopet.com         發布時間:2019-09-23
          良好的行為規范是孤獨癥兒童融入社會的重要前提。家長需要幫助并訓練孩子以正確的行為方式與人溝通、表達需求、適應常規等等。孤獨癥孩子的行為問題往往是非常困擾家長的事,如果把孤獨癥兒童的訓練比喻為建大樓的話,日常行為規范的訓練則是生產一磚一瓦和打地基。只有具備良好的行為規范,家庭訓練才能更有效。

          (一)常見的行為問題

          常見的行為問題包括自我刺激、情感爆發、刻板、傷害、多動、徘徊等。不同的行為問題都是有其不同的功能:有的是為了逃避學習;有的是為了得到物品;有的是為了引起他人注意;還有的是為了滿足生理上的自我刺激等等。

          (二)訓練原則

          1、針對性。孤獨癥兒童的任何行為問題都是有原因的,相同的行為表現背后可能有不相同的原因,找出這些行為發生的原因將有效改變孩子的問題行為。家長需要詳細觀察記錄孩子出現問題行為的時間、地點、次數、場合、當時孩子的情緒狀況及結果,分析并找出行為發生的規律和原因,并進行針對性處理。

          2、及時性。當孩子出現問題行為時,需要在一時間作出反應和進行處理。一方面,如果有傷害行為,可以防止孩子傷及他人和自己;另一方面,延遲反應很可能讓孩子難以理解問題行為的指向,不能起到行為矯正的目的。


          孤獨癥兒童


          3、預見性。對孩子可能發生的問題行為進行預防性干預,比問題行為出現之后更容易處理。這有賴于家長認真觀察自己的孩子、充分了解問題行為發生的特點及其后果。

          (三)方法指導

          每一個孤獨癥孩子都有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行為問題,家長需要掌握一些實用的手法,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,以便及時處理。

          1、行為替代

          預知孩子即將出現問題行為時,家長可以相對應地引出其他良好的行為來替代不良行為。例如:當孩子以拉扯的方式來表示與他人接近的時候,家長可以及時輔助孩子與對方握手;讓孩子模仿兩唇閉合,鼓起兩腮,這樣便不能大聲叫嚷。

          2、指示輔助

          若孩子的問題行為是由于他們不明白要求而發生的,父母可給予他們清晰的指示,示范恰當的行為,亦可在問題行為出現的初期給予及時的幫助,從而減低問題行為加強的機會。

          3、提前預告

          如果孩子對新的環境或任務反應較大而導致問題行為出現,父母可嘗試預先告訴孩子有關的轉變內容,或與孩子進行模擬練習。例如:在上商場購物前,和孩子說好購物內容(對較難理解語言的孩子,可以出示幾種物品的卡片,由孩子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),達成“購物合約”,并堅持履行合約等等。


          孤獨癥恢復訓練


          4、行為忽略

          如果孩子為了引人注意而出現問題行為,家長可以不予理睬。孩子開始可能會變本加厲,家長就盡可能保持冷靜,堅決不讓孩子以問題行為得到別人的關注。當然,危急情況除外。

          5、嘗試接納

          如果孩子的某些問題行為不會對他人造成太大的干擾,家長需要嘗試讓孩子知道“父母明白和接納孩子的情緒和感受”,縱使其表達方式并不恰當。例如:孩子以固定位置擺放他的用品,家長可以不做改變。

          6、示意停止

          當問題行為出現時,家長可嘗試直接示意讓孩子停止。亦可預先與孩子約定一套手勢或暗號,作為制止方式。例如:當孩子在公共場所吵鬧時,家長用食指放在嘴唇前發出“噓”音以示安靜。

          7、積極獎勵

          保證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秩序,是孩子形成良好行為規范的重要條件。家長需要對日常生活進行恰當的規劃,持之以恒、嚴格實施。積極的做法是:隨時把握機會獎賞孩子的恰當行為,使良好行為得以鞏固。
          亚洲成在人线久久综合